本報訊 日前,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圍繞提升組織指揮能力、風險防范能力、聯動實戰能力、指揮處置能力、綜合支撐能力等5項能力,制定相關措施,深入推進全市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線。
在健全基層應急管理體系,提升組織指揮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指出,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作用,協調、整合各類應急資源;依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和接訴即辦機制,條塊協同解決基層應急管理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在夯實基層安全防控基礎,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明確,鼓勵群眾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報告身邊風險隱患。市區兩級要加強對基層隱患排查治理的業務和技術指導,持續優化“企安安”安全生產和隱患治理信息系統對全市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支撐保障功能。持續開展“兩個以上獨立逃生通道”治理,強化嚴禁違規邊營業邊施工、嚴禁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等硬措施。市區兩級將應急管理內容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培訓課程。
在培育基層多元應急力量,提升聯動實戰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建強市、區、鄉鎮(街道)三級應急志愿服務隊伍,將其納入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中,規范各類應急志愿服務組織,打造應急志愿服務品牌。加強市、區、鄉鎮(街道)三級森林消防隊伍實戰化訓練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聯勤聯動機制。
在優化基層應急響應機制,提升指揮處置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推動巨災場景自適自轉。聚焦洪災、地震等易發生大面積“斷水、斷電、斷路、斷通信”等場景,由各區指導鄉鎮(街道)以村(社區)為單元,掌握獨居老人、失能人員等重點人群動態情況,落實“七包七落實”避險措施;鼓勵儲備至少三天可自給自足的食品、藥品等,完善居民自救互救和鄰里相助機制,推動前置專業力量和應急物資裝備。
在強化基層應急管理保障,提升綜合支撐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完善以市級為重點、區級為基礎、鄉鎮(街道)為補充的儲備庫(點)保障體系,加快市區兩級應急、消防數據融合,市級預防與應急準備資金向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工作傾斜等。